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手工草繩機羊頭

1.本物件為打草繩輔助器具,又名「三股編織器」。外型為1根木槌,木槌槌頭外緣挖有3個溝槽,可用來固定3條細草繩,編成1條較粗草繩。 2.草繩製作要3個人,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1人坐在椅子上操作絞盤,1人傳送稻草,1人將稻草接在迴轉器上,邊拉繩索邊補接稻草。第二階段當完成細繩,要將2條或3條細繩絞成大繩索時,1人坐在椅子上操作絞盤,1人持絞繩杆,1人拿卡俏或是有3溝槽的木槌型工具(三股編織器),拼成1條粗繩,3人合作約花半小時就能製作完成1條10公尺的繩索。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