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皇民化運動所贈精神振作匾

  此物件為日治時期臺中州豐原郡潭子街庄役所,贈送給隸屬其下的頭家厝部落振興會的會長林禎祥及教化委員林春木的木質匾額。   此物件提到的事物為部落振興會,為日治時期對臺灣人的教化組織之一,「部落」下屬於基層行政組織「街庄」之下,並設有正副會長、幹事、委員,並附設顧問或教化委員,由官方任命。部落振興會的主要目的為進行社會教化、開發地方產業、改善農家經濟、提高生活水準,其最主要的工作事項為設立神道教神龕、普及國語、設立集會所,試圖教化臺灣民眾成為日人將「部落」化為「共同體」。   1937年日本發起中日戰爭,開始侵攻全面中國,在日本本土於同年即開始由近衛文麿內閣發起的「國民精神總動員」行動,以「舉國一致、盡忠報國、堅忍持久」為目標,讓國民從精神教育開始,進而捐獻物資協助戰爭。在臺灣方面,總督府亦於同年開始對臺人進行「皇民化」改造,主要的項目為寺廟整理與神社參拜、社會風俗的改造、國語普及運動、改姓改名運動以及軍事動員。直到1940年前,此時期的運動都是由總督府倡導,民間自發進行。(林呈蓉。2010:46-78。)而到了1940年之後,總督府為呼應日本國內的一黨專政的大政翼贊會,於是在臺灣成立皇民奉公會。由總督府主導下「皇民化」轉為「皇民奉公運動」,臺灣人的同化也執行的更加徹底(林呈蓉。2010。204。)。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35~193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