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鐮刀套

1.本件為鐮刀套,是臺灣早期農夫與園丁隨身攜帶刀具時的裝備。本件刀套共有3個,皆由木塊製成,每個木塊形狀整體大致呈扁長方體,底部呈扁平狀,上端中間成「ㄇ」字長柄形,為收納短刀的洞口,農夫收起刀具時,即是將刀具插於此洞口之中。每個刀套的寬度、高度與洞口大小皆有略微不同,有薄而寬、高而窄、與介於兩者之間的差異。其中木塊呈薄而寬形的刀套於長方形洞口的兩端鑽孔,其餘的刀套則在窄邊兩端銜接金屬圓環構件。無論是鑽孔或接上金屬環,皆是為將3件刀套綁上麻繩,串起並綁縛於使用者腰間之用。 2.本物件是臺灣早期農業社會中使用的生產工具與裝備。早期農業社會中,農民平時有農耕、收穫、砍伐木材等農務工作,需要使用不同短刀具,本物件即是為方便隨身攜帶短刀具的一種裝備。每個刀套的大小約長15公分、寬5公分、厚2至3公分,以長方形木塊或竹片製成,其上鑿有長方形洞口,並在兩端鑽孔以便繫上麻繩。使用者在工作時可將套具綁在腰間,將砍草刀、柴刀等短刀具插在刀套上,不需要使用刀具時雙手即可空出,拿取其他工具或牽引牲畜,提升工作的效率。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895~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