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吊掛式乳白玻璃煤油燈

1.本吊掛式乳白玻璃煤油燈可分為燈罩、金屬框架與煤油壺3部分,玻璃燈罩呈乳白色,又稱牛奶燈。外型上口緣外侈,束頸,器身作圓錐形廣底,表面帶有垂直飾線裝飾。油燈壺以透明玻璃製作,現已破損,口部為細口,頸部作鼓腹,下接圓直筒狀器身,其表面帶有瓜稜紋。油燈壺口部帶有燈芯座可固定燈芯,一旁設置有旋鈕可調整燈芯長短。金屬框架以鐵金屬製作而成,底緣作環形框固定煤油壺,兩側帶有半圓形鐵線,作燈罩置架,頂端拗折呈長形ㄇ形框方便吊掛使用。 2.臺灣在電器燈具尚未普及之前,多使用煤油燈具作為夜間室內照明。煤油在臺灣又稱臭油或番仔油,為當時最為經濟的照明燃料,普遍可在雜貨店購買,其缺點為燃燒時產生的黑煙與臭味。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