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彩繪水果紋碗公

1.本件為彩繪水果紋碗公,器形呈撇口,弧壁,底部有圈足。施米黃色釉,多顆粒、氣泡,有開片現象,尤其以口沿內壁及器腹外壁特別明顯。碗緣沿著碗壁有一內外對稱淺藍色弧形區塊,內壁的藍色弧形區塊上靠近底部有繪有兩顆帶有枝葉的紅色果子,畫風簡單寫意。手繪法為鶯歌碗盤上紋飾的主要特色。 2.鶯歌陶業始於清嘉慶九年,早期的產品主要是厚重的缽、罐、壺、缸、甕 等廚房日用粗陶器、磚、瓦建築相關器物,以及花盆等,碗盤並不在生產之列。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的陶瓷器不易取得,加上當時有北投的工人轉往鶯歌發展,因而促使鶯歌的製碗業興盛起來。1930–1960年代,鶯歌為臺灣燒製碗盤的主要地區,鶯歌生產的碗盤早期大多為麵食攤及農村所用的器皿,極為厚重粗糙,1950年以後品質逐漸提升。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63~1970, 年代描述: 戰後初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鶯歌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