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釉瓷碗

1.青釉瓷碗,敞口,圓唇,圓腹下收接矮圈足。碗內壁施白釉,素面無紋;外壁施青釉,可見因塗釉不均勻形成的紋路,色澤清新淡雅,明澈晶瑩;圈足刮釉露胎,內底無落款。 2.青釉大多為礦物釉,能形成獨特的青綠色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青綠釉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代就有原始青綠釉瓷,只是胎料中雜質較多,釉色還不夠穩定,東漢時期青瓷燒造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不過最有名的還當屬南宋時的浙江龍泉青瓷,其「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被視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55~1960, 年代描述: 戰後初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鶯歌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