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球組

本文物石球組一組四件,鼓與基座合為一件石球,共一對石球。其中一件有浮雕鶴的鼓為後來更換,與其他構件的年代不同,可能為戰後才作更換。本文物的鼓與基座分離,且鼓與下門臼結合,下門臼頂部作圓弧狀突起,並施陰刻線紋。鼓與下門臼之間則為門柱位置,作凹榫供門柱插入。基座上承鼓,露出部分作雕飾。本組文物以簡單的淺線雕紋為主,僅鼓的下部分別為鶴、鹿浮雕,其基座櫃臺腳的線雕邊緣描黑線,為戰後常使用的描線裝飾方式。本物件以陰刻線簡單勾勒邊線,形式似清代作法,但尚難遽以認定確為清代物件。 石球又稱抱鼓石、石鼓、螺鼓。石球一般上部雕造為鼓形,下部為長方形基座,成對置於閩南式廟宇、祠堂或官宅正立面門柱前,功能為加固門柱,且常與下門臼結合。鼓形的鼓面常雕螺紋,為龍生九子的椒圖形象,本石球的鼓則未雕螺紋。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