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新生報社出版《臺灣新生報》1949年(民國38年)9月15日5至8版

  此為一紙質報紙,以黑色字體印刷,本物件為1949年(民國38年)9月15日發行之《臺灣新生報》第1409號,此物件為單張雙面,共四版,內容計有〈機工同業組推銷委會積極推廣產品銷路並謀改善各項產品品質,必要時將自動抑低價格〉、〈紗布昨市止漲同跌〉、〈黃金市勢續走下坡〉、〈全省公教人員配布〉、〈基隆上月輸出入物資出超七千六百餘噸〉、〈颱風侵襲執主扳持,食米昨市交稀價挺〉、〈養成良好商業道德,商店貨品一律標價,本市商店廿一日起實行〉、〈今年糧食增產的展望〉(友生)、〈香菸去化參差榮辱互見〉、〈未來〉、〈女朋友〉(黃牛)、〈新聞號外〉(衣谷)、〈麵包果牛油樹〉、〈詩兩首〉、〈幾種迷信行為實與科學有關〉、〈中型颱風昨襲本省,花蓮臺東間登陸,將越過省境入臺灣海峽,中心風速每秒四十公尺〉、〈水空交通全部停頓,公路鐵路電訊戒備妥當,非不得已決仍照常工作〉、〈機關均照常辦公,商店多提早休業〉、〈風雨交響曲中萬花競艷〉、〈便利旅客申報戶籍期限展至本月底止,如再不辦手續則限令出境〉、〈貓鼠和平相處原因待研究〉、〈大風起兮雲飛楊〉(本報記者 白雲飛)、〈世代冤家成好友,貓鼠將公開展覽〉、〈監委張建中等視察市警局〉、〈希商船赫納斯號駛日遇颱風〉、〈受訓青年高度警覺,信心堅定自立立人,教導長崔垂言昨向記者報告〉、〈檢定童軍教練教廳擬定辦法〉、〈籃球裁判員應有的基本條件〉(劉世珍)、〈來年升學百無一失,校長接事萬象更新〉等。   《臺灣新生報》創刊於1945年10月,是戰後初期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所經營的官方報刊,其前身為1944年,臺灣總督府整併島內六間報社所發行的《臺灣新報》。《臺灣新生報》最初由李萬居主導,雖屬官營報紙,但仍忠實反應民意,在二二八事件前夕,官民衝突漸深之際,新生報屢次發表告誡官方約束權力之言論。二二八事件之後,李萬居職權遭架空,辦報人員亦多被肅清,《臺灣新生報》成為更加偏向政府的報紙。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接收臺灣之始,即派出「中央宣傳部」整頓臺灣報業,撤廢日治時期管控報紙的許可制度,改為登記申請制,管制的解除使得戰後初期的辦報風氣大盛。後由於民間報刊對於接收後的行政長官公署多有批判,於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開始嚴格控管報紙,在戒嚴開始後更以資源節約、端正文化等理由施行「報禁」。(王天濱,2002。154-170)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