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新生報社出版《臺灣新生報》1946年(民國35年)6月12日1至4版

  此為一紙質報紙,以黑色字體印刷,本物件為1946年(民國35年)6月12日發行之《臺灣新生報》第231號,此物件採雙面印刷,共計五版,此處為其第一至四版,內容計有〈臺灣省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工程招標公告〉、〈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公告〉(主任委員陳清文)、〈臺灣省長官公署農林處檢驗局公告〉(局長葉聲鐘)、〈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分配奶粉煉乳公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響樂隊夏季演奏服裝招標啟事〉、〈臺灣省水產試驗所工程招標公告〉、〈交通部郵電管理局公告〉、〈國防部昨揭露中共禍國真相 趁此停戰機會大事增兵 突向東北發動猛烈攻勢〉、〈共軍攻陷棗莊 軍調政府代表生死不明〉、〈白魯德將軍昨飛返北平 軍閥政府將代表長春〉、〈天津高院審訊巨逆徐良 褚逆民誼妻代夫呈請再審〉、〈美駐華海軍已奉令改組 駱基中將繼任司令〉、〈中華時報社論:「中立與公平」申斥羅隆基袒護共黨〉、〈伊寧代表堅決表示 願與中央共同努力〉、〈中宣部招待記者會 葛敬恩談臺灣近況 彭部長談目前大局情形〉、〈長春之夏 較諸昔日倍覺姣豔〉、〈中農貸放鉅款 救濟東北農村 長春舉行勞軍獻金〉、〈瑞士駐華公使向主席呈國書 主席召見橋領〉、〈社論 破除迷信與實行節約〉、〈杜魯門取銷赴非計畫 僅派內長參加菲獨立典禮〉、〈美國示弱已無補於事 應繼續支援弱小國家 艾森豪威爾奧斯丁之演詞〉、〈美眾議院通過軍事防禦計劃〉、〈麥帥對日下令 凍結紡織工業資產 悉置于盟國嚴峻控制下 東京法庭邀泰德純赴日〉、〈關于荷印華僑慘案 章淵若提具體辦法〉、〈安理會突休會 原因未宣佈 傳係英避免對西國之辯論〉、〈英工黨主席拉斯基 鼓吹親蘇政策 工黨訪莫斯科蘇已同意〉、〈馬歇爾的和平觀(中)〉、〈本報特稿:美國的勞工運動〉(陳廣藻)、〈社論:迷信打破節約實行〉、〈陳長官指示:公營事業計畫豫算 公署の審查を要す 價格運用 財政處の指導待つ〉、〈糖業五•二、蔗農四•八 分糖法の比率決定〉、〈何將軍けふ離臺 昨日各界歡宴會に臨席〉、〈やり切れない市縣 財源稔出に頭痛缽卷 省政府の善處要望さる〉、〈鬱ぎ勝ちな屏東市政府 薪水待遇に不公平 人事會議開き再檢討〉、〈對ドイツ政策に 四國,意見不一致 國聯理事會でも對立〉、〈花蓮地方は平年作 糧荒立ら消えとならん〉、〈警察大隊特務長の強盜 萬勳に死刑を判決 戰時軍律第一條發動さる〉、〈「壁」と「羅漢赴會」――兩作を貫くもの(下)〉(王白淵)等。   《臺灣新生報》創刊於1945年10月,是戰後初期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所經營的官方報刊,其前身為1944年,臺灣總督府整併島內六間報社所發行的《臺灣新報》。《臺灣新生報》最初由李萬居主導,雖屬官營報紙,但仍忠實反應民意,在二二八事件前夕,官民衝突漸深之際,新生報屢次發表告誡官方約束權力之言論。二二八事件之後,李萬居職權遭架空,辦報人員亦多被肅清,《臺灣新生報》成為更加偏向政府的報紙。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接收臺灣之始,即派出「中央宣傳部」整頓臺灣報業,撤廢日治時期管控報紙的許可制度,改為登記申請制,管制的解除使得戰後初期的辦報風氣大盛。後由於民間報刊對於接收後的行政長官公署多有批判,於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開始嚴格控管報紙,在戒嚴開始後更以資源節約、端正文化等理由施行「報禁」。(王天濱,2002。154-170)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