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新生報社出版《臺灣新生報》1946年(民國35年)6月6日1至4版

  此為一紙質報紙,以黑色字體印刷,本物件為1946年(民國35年)6月6日發行之《臺灣新生報》第225號,此物件採雙面印刷,共計五版,此處為其第一至四版,內容計有〈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公告〉(處長范壽康)、〈交通部臺灣郵電管理局公告:第七號〉(局長陳壽年)、〈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招用熟練電機通信工手公告〉、〈臺灣省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工程招標公告〉、〈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分配奶粉煉乳公告〉(署長錢宗起)、〈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配給粉牛乳煉牛乳公告〉(署長錢宗起)、〈陸軍第一百零七師政治部啟事〉、〈國軍迫近濱江 北上火車以可通達德惠 執行小組赴長部屬會談〉、〈一般公務人員咸盼待遇平等 國營事業機關有優越感〉、〈行政院例會通過處理在外臺胞國籍辦法〉、〈加里寧逝世 主席深表哀悼 昨特馳電致唁〉、〈野人山上起狼烟 滇西野人山小景 〉(王時中)、〈南洋華僑產業 年內恢復舊觀 僑領連瀛洲談稱〉、〈我國抗戰損失重大 自應獲得充分賠償 顧維鈞大使在津對記者談〉、〈資原委會又一驚人計畫 擬建用東水電工程發展西南經濟工業〉、〈國防最高委會通過要案三起〉、〈褚逆民誼死期將至,對陳公博曾作狐悲〉、〈實施警管區制度 係使警政現代化――內政長張厲生談稱〉、〈社論:論美國對蘇政策〉、〈審訊日本戰犯旨在防止侵略戰爭 季楠氏發表開庭演說 英極力反對日黃受審〉、〈義國投票結束 多數贊成共和政體 義南仍有王室勢力〉、〈國際航運會議昨舉行開幕 討論海員工資等問題〉、〈朝鮮慶祝解放,發行紀念郵票〉、〈蘇大使與美總統交換合作保證〉、〈鮑萊完成韓北視察 發現工業被移證據〉、〈中國軍隊一師參加佔領日本――駐地為名古屋及本州 美駐日軍僅十伍萬人 〉、〈美國報紙有權抨擊司法機關〉、〈貝爾納斯定期赴法外長會議月中重開 對奧合約草案美已送法蘇英 奧外長在英倫發表六點要求〉、〈調整待遇方案 政院藉故拖延 重慶地院員工罷工〉、〈調羹粉二千萬磅 聯總將配運來華 英美加建議分函各國 請加入緊急糧食委會〉、〈美新式飛机,速度與光等〉、〈中國文化優秀 可為日本領導 日本報界對國人呼籲〉、〈美對外貸款總額計四十億圓 梅耶汝任國際建設銀行長〉、〈社論:米の對蘇政策論ず〉、〈陳誠參謀總長軍事報告(上)還軍於國,百年大計 日橋は百餘萬人を遣送〉、〈米國の海運界政府と對立 商船罷業に 對應 豫備役海軍々人を召集〉、〈戰犯の事實は明瞭 全被告有罪 キ檢事痛論〉、〈農村文化工作促進 合作農場の準備を行ふ〉、〈上海への送金為替 華南、商工兩行で取扱ふ〉、〈聽音器はもう古い 米國に音速の快機出現〉、〈野球,高雄一中に凱歌 打擊賞は四割七分の盧君へ〉、〈肉彈相搏つ熱戰 ラグビー建國中準決勝に勝利〉、〈臺南,兵士の亂暴〉等。   《臺灣新生報》創刊於1945年10月,是戰後初期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所經營的官方報刊,其前身為1944年,臺灣總督府整併島內六間報社所發行的《臺灣新報》。《臺灣新生報》最初由李萬居主導,雖屬官營報紙,但仍忠實反應民意,在二二八事件前夕,官民衝突漸深之際,新生報屢次發表告誡官方約束權力之言論。二二八事件之後,李萬居職權遭架空,辦報人員亦多被肅清,《臺灣新生報》成為更加偏向政府的報紙。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接收臺灣之始,即派出「中央宣傳部」整頓臺灣報業,撤廢日治時期管控報紙的許可制度,改為登記申請制,管制的解除使得戰後初期的辦報風氣大盛。後由於民間報刊對於接收後的行政長官公署多有批判,於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開始嚴格控管報紙,在戒嚴開始後更以資源節約、端正文化等理由施行「報禁」。(王天濱,2002。154-170)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