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興南新聞社出版《興南新聞》第4030號1942年(昭和17年)4月11日第1至4版

  此物件為1942年4月7日出版的《興南新聞》第4026號,物件篇幅為單張雙面,共計4版(第1至4版)物件內容要目計有:〈バタアン半島總攻擊〉、〈戰況有利に進展 四月三日より開始〉、〈バタアンの敵總崩れ〉、〈リマイOO要塞線 わが軍完全に突破〉、〈サマト要塞を占領〉、〈クリスマス島を占領〉、〈コ島を反復爆擊敵の運命時間の問題〉、〈ツフギ港ソロモン島を襲擊敵機、軍事施設を爆碎〉、〈英艦艇六隻を擊沈 擊墜六十機に上る〉、〈社說:地方文化の昂揚〉、〈次代を背負ふ少年溫い手を差伸ばして護らう けふから十七日迄 少年保護週間〉、〈二發の應射で白旗 クリスマス島を無血占領 雄壯•空から觀戰記〉、〈體格頑仗•言動伶利 賴もしい銃後の若人 臺南州の志願兵銓衡〉、〈事業組合改組とバス運賃適正化 懇談會で畧々決定〉、〈纖維品查定統一 查定業務四部制度設置〉。   興南新聞社,前身為臺灣新民報社,為日治時期臺灣人創刊的重要報紙之一。在前身《臺灣民報》時期,便自詡為「臺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在當時的政治運動脈絡裡有重要地位。後在1930年,《臺灣民報》更名為《臺灣新民報》,並於1932年改為日刊發售。1941年,在日本帝國發動南向政策的時局下,《臺灣新民報》改名為《興南新聞》,同時批判政府的言論趨緩。之後,《興南新聞》與其他5份報刊在1944年被臺灣總督府整併為《臺灣新報》。   日治時期的報紙刊行十分困難。日本政府於1883年 發表「新聞紙條例」,對國內報章出版以「許可制」、「保證金」加以規範,「新聞紙條例」大幅限制報章出版,使得64家報刊被迫停辦,是以被日本史家稱為「新聞撲滅法」。而在日治時期臺灣,在殖民地統治專法《六三法》中此條例被沿用,限制臺灣創報。無法負荷的保證金、許可制的箝制、禁刊事項的不清楚、警察的干涉等種種,都使臺人辦報十分困難。到了1937年,在戰爭時期新聞管制之下辦報更加困難(王天濱,2002。78-86)。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42/04/11~1942/04/1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