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坐式龍骨車

1.本物件為坐式龍骨車,木製材質。該物件外觀斑駁,可見座椅設計,物件底部為木板製成的腳踏,腳踏木片製成輪軸,作為引水、排水的用具。 2.因形狀像人的脊椎骨(龍骨),而稱為「龍骨車」又稱「翻車」、「踏水車」,是古代漢人利用齒輪和鍊唧筒原理引水或排水的機械,即利用雙腳、獸力、風力、水力等驅動木製轉軸,帶動一串木製鏈帶葉片,將溝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地勢較高的農田中,,發明時間大約在西元2世紀。在台灣普遍為腳踏式龍骨車,除了灌溉以外,也會用來引海水進入鹽田。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