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秧盆

1.本物件為秧盆(又稱秧船),木頭材質。該物件整體外觀為圓筒狀,外觀似一體成形,秧盆上半部及下半部皆以扭轉之鐵線圍繞固定,鐵線有生鏽痕跡,整體外觀有使用痕跡。 2.臺灣農業的開展最早可以追溯至荷治時期,至明鄭、清領時期,隨著水利設施大量構築及建設,農業型態及工具亦隨之改變。秧盆又稱「秧船」,由整塊木頭製成,或以木片圍起、並以鐵線圈成圓盆,以防秧盆結構鬆散。插秧時若以倒退插秧的方式栽植,一般會將秧篦置於秧船上,並將秧船置於腳後。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