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製水肥圓杓

1.本件是木製水肥圓杓,是臺灣傳統農業社會中,施肥時取用肥料澆灌農地的工具。整體以木質製作,器形簡單,可分成勺與柄兩部分,勺呈現圓筒形,平底,斜直唇,直壁,肩部銜接長柄,器壁接近頂端與底端皆有一圈粗竹篾或鐵絲環固定,使勺子能更堅固耐用。柄的部分較一般勺匙更長,整體包含勺部全長共有120公分,由於以排泄物製作的肥料氣味重,加上水肥桶桶壁深,長柄設計有利於舀取水肥時避免與穢物接觸。 2.臺灣傳統農業社會中,在化學肥料尚未普及前,人們會取生活中剩餘的物資、廚餘、動物排泄物等,回收再利用為促進農作物生長的天然肥料。除了農村聚落會在自家以桶堆肥外,人口密集的城鎮還有專門挑水肥的挑工,將牛車上固定木桶作為水肥車,到各戶人家收集排泄物,再運至農村當肥料。除了水肥車外,舊時也有以肩擔挑水肥者,而水肥桶為避免移動時顛簸,造成污物濺灑而出,會在裝滿水肥的木桶上放置一片姑婆葉當蓋。水肥或用車運、或用肩挑至田間後,再以本件形制的長柄勺將肥料舀岀施肥。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0~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