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蒸片

1. 以竹條與細竹篾,依鍋子內緣大小編製而成的圓形蒸架。最底部為兩條縱向的等長竹片,其上再以八條竹片以相等間距橫向排列,製成圓形;橫向竹片間以細竹篾上下交錯編織;兩縱向竹片間則以細竹篾交叉編織,外緣以細竹篾採絞編法繞成圈狀。因使用頻繁與年代久遠,竹條與竹篾上的光澤多已脫落。 2. 早年以傳統大灶蒸煮食物時會以這種蒸片架在煮飯鍋中的上緣,架上放置要蒸的食物菜餚,利用下方煮飯時發出的熱蒸汽來蒸熟或蒸熱食物,不僅可以使食物熟透,也可以免於直接接觸下方的米飯,相當一舉兩得。因為是疊架的方式,一般使用蒸架的鍋蓋要用凸起的蓋,不宜用平的。竹製蒸片有不易附著水珠的好處,並且易乾,不用時往牆頭一掛,很快就自然風乾,深受主婦愛用。此類蒸片在臺灣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蒸架、蒸篦、粄篦、竹簝仔、粄簝仔等。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