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夏潮雜誌社出版《夏潮》雜誌第5卷第5期總號32期號

  此為夏潮雜誌社1978年11月1日出版的《夏潮》雜誌第5卷第5期第32號,內容計有〈孫震與眾不同的現代化和民族主義〉(李慶榮)、〈官派農會總幹事行得通嗎?〉(張伯毅)、〈新聞自由是埋不死的!-「黨外的新聞」-臺灣日報辛酸史自序〉(吳哲朗)、〈有理走天下-喜見民主鬪士奮起〉(余登發)、〈省議會兩項「新紀錄」的來龍去脈〉(吳哲朗)、〈睜眼瞎子見光明--「替聯合報看病」序〉(李曰章)、〈越南為何淪陷?〉(唐大宗)、〈評「中國時報」扣索忍尼辛紅帽子之荒謬(二)--並介紹西方學人論「現代化」的破滅〉(侯立朝)、〈關於時報週刊「十大影星選舉」這件勾當〉(高山隼)、〈木刻藝術小史〉(洪氏)等。   《夏潮》雜誌創刊於1976年2月28日,初期屬綜合性人文刊物,自第四期起編務改組而轉向左翼知識論述路線。在受「保釣運動」刺激而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氣氛下,《夏潮》訴求鄉土認同與社會意識,漸次形成所謂「黨外左派」、「黨外統派」陣營。《夏潮》於1979年2月遭查禁停刊後,其核心成員蘇慶黎、陳鼓應、王拓等人亦曾投入1979年8月創刊的《美麗島》雜誌。   做為1970年代以降左翼民族主義的重鎮,蘇慶黎等核心班底在《夏潮》雜誌停刊後仍陸續創辦《鼓聲》、《春風》、《生活與環境》、《大地生活》、《夏潮論壇》等刊物。解嚴後,《夏潮》系統正式登記為人民團體,稱為「夏潮聯合會」,並陸續參與、推動相關路線之政黨籌組。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