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自由鐘雜誌社出版《自由鐘》雜誌第5期

  此為自由鐘雜誌社於1980年12月出版的《自由鐘》雜誌第5期,內容計有〈增額選舉結束後應速檢討修訂選擧罷免法〉、〈紀念世界人權節 --析論中華民國憲法的人權保障條款〉(朱文伯)、〈周清玉女士在競選期間散發的一篇「訪問記」〉、〈薪火相傳--訪許榮淑女士談台灣的民主前途〉、〈我對政府的要求〉(王義雄)、〈對中國時報選舉座談會的一些感想〉(楊永乾)、〈半生戎馬-榮民受到照顧了嗎?〉(陳盛林)、〈透視公賣局的經營缺失〉、〈爭平等、伸主義、講民主〉(邱舜賢)、〈分析雷根的外交政策〉(楊用謙)、〈開採海底石油邁向經濟大國 -再談確保釣魚台主權與開發能源〉等。   此件為自由鐘雜誌社出版的《自由鐘》雜誌,最早於1965年由張君勱在美國創刊,後移至香港並由宇宙出版社出版,在1980年8月在臺灣復刊,並報導1980年代的臺灣政治事件,社論立場偏向黨外勢力。此時期的主編為程文熙,程文熙由政治大學畢業,並加入中國國家社會黨,曾任《自由鐘》雜誌的主編,後創辦《再生雜誌》臺北版,用以闡述康有為、梁啟超、張君勱的思想。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 POINT (121.49922 25.03663)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