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南瑤宮輿前牌

1.本物件為彰化南瑤宮輿前牌,銅製,約呈花形,每一角的尖端都有一個三角缺口。正面寫有「南瑤宮輿前」、「大媽」等字,鍍黑漆;背面有別針,為胸針的型制。據《彰化縣志》記載:「歲往笨港進香,男女塞道,屢著靈驗。」信徒為了前往南瑤宮香火起源地笨港進香,而成立輿前會,亦即媽祖會,簡稱媽會,該輿前牌或許因此得名。此輿前牌或為該宮廟所製造之產物,作用與平安符等物品相似,不一定與進香活動有直接關連。 2.進香原指信徒至名山寺廟朝拜,臺灣因早期移民而移植原籍神明,出現不少分靈或分香的廟宇,因而出現回到祖廟進香以維持其靈威與虔誠性的活動。臺灣著名的進香聖地以王爺廟與媽祖廟為盛,如臺南市南鯤鯓代天府以及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是為了掬取香火,使本廟的香火興旺,故有更新、增強香火的意義,活動本身亦是社會變遷、常民文化的展現。 3.南瑤宮,位於今彰化市區。據記載為清雍正元年(1723)一位名叫楊謙的窯工自諸羅縣(今嘉義)將笨港天上聖母之香火攜來。乾隆3年(1738)瓦磘庄陳氏捐獻土地建立草茅小祠奉祀天上聖母,被稱為「媽祖宮」,此為建廟之開始。同年11月,總理吳佳聲、黃景祺、林君、賴武等發起募資建築本殿,並雕塑神像五尊,正式定名為「南瑤宮」。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內容指涉地點/內容地點: POINT (120.538569 24.067698)
  • 地名
    製造地: 彰化市南瑤里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