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九○式鋼盔

1.本件是九〇式鋼盔,是日本研發的軍事防禦裝備,主要使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鋼盔全體主要以鋼材金屬製成,但大部分已氧化,故整體呈現紅褐色表面粗糙。外觀如圓球,圓球狀的帽頂,向下呈弧線形,至底端帽簷外折擴展。鋼盔正面中央與兩側皆有一個細小的長方形孔,為原來用以鑲嵌軍徽之用;本件鋼盔的軍徽皆佚失,但留有鑲嵌軍徽的痕跡。鋼盔內部帽簷設有3個半圓形狀的圓環,可用於綁上內襯,並可綁縛固定鋼盔的帽帶。 2.九〇式頭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士兵使用的標準裝備之一,其名源自於日本皇紀2590年(昭和5年,1930)被正式採用而得名,日文又稱之為「鉄兜(てつかぶと)」。日本陸軍使用的九〇式頭盔特色為正面中央有星星符號,而海軍則是正面中央鑲有櫻花船錨圖樣。該款頭盔以鋼材製成,硬度高,但延展性差,對於步槍子彈的防護力較弱,主要用以防護手榴彈或砲彈碎片。由於九〇式頭盔防護力不足,因此日軍在不久後便研發出外觀相似、但材質更佳的九八式頭盔,但由於造價更高,在資源有限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九〇式頭盔仍為日軍主要的裝備。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30~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