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柑橘分級選果機

1.本件是柑橘分級選果機,為日治時期用來分級選果的機器,可幫助果農大量收穫果實後快速分出果實的大小等級,以利後續包裝販售之作業。整體外觀如方桌,有4腳,檯面高度約80公分,檯面下有4道軌道,軌道上鋪設麻質布料,作為水果滾動時的緩衝材料,避免水果碰傷。側面有把手,轉動把手時,把手便會帶動齒輪至檯面上的滾筒,滾筒上具有大小不同孔洞,當滾筒滾動時,水果便會依照大小落入孔洞中,再落入檯面下方的軌道,完成篩選作業。本件文物原來暫名台北柑橘組合鶯歌成協發號柑橘分類器,推測是出自於臺北州柑橘組合。 2.柑橘、鳳梨和香蕉是日治時期三大水果物產,佔據農產品上的大宗產量,也是對日貿易商品中相當重要的品項。在日本領臺以前,柑橘產量不大,至1895年以後,日本政府考量臺灣地形、氣候等因素發展柑橘類作物,以填補秋季至初春水果產量較少的空缺,當時的產地主要有臺北、新竹、臺中等區域。就柑橘的品種而言,日治時期椪柑在臺灣的栽培面積最大,其次是桶柑。其中,臺北州廳以生產桶柑最為人所知,尤其是1932年後日人進入中國華北地區與滿州後,由於當地人喜食桶柑,而使得臺北州栽培桶柑的數量激增。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30~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