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甲東窯黃褐釉小水罐

1.本件大甲東窯黃褐釉小水罐通身以陶土製作,於表面與內側施以黃褐釉料後燒製完成,其口緣以及底緣處無施釉,呈胎體原色。造型作廣口,口沿略為內折收束,鼓腹,於器身下半部逐漸收束。器身表面上部3分之2處,以模板於未燒製前的坯體上連續壓印,其印紋作方形網格紋,內帶大甲東字樣。 2.大甲東窯因位於大甲東社而得名,其地區因湖泊沉積大量優質黏土,製作出的陶器耐高溫燒製,且硬度高,質地優良。1902年福州陶藝師林景洄於當地設立窯場,傳授製陶技術,所出產的陶器多為常民日常用具,例如水缸、酒甕、缽、罐等容器,或筷筒、桌腳、香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臺中大甲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