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門水庫建設促進委員會印製石門水庫完成後全景海報

1.本物件為石門水庫建設促進委員會印製石門水庫完成後全景海報,為紙質,為彩色印刷,海報標題為「石門水庫完成後全景」,標題旁有「石門水庫建設促進委員會印」黑色字樣,下方有石門水庫全景圖像,可見青山、水色與大壩,圖像下方有「石門水庫興建前後農村情景」黑色字樣,海報下方有8張圖,分別為上下對照圖,上方為石門水庫興建前之農村情景,下方為興建後之農村情景,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之對比為「高亢地荒廢情景」、「高亢地區變成良田」、「缺水稻田天旱龜裂及因爭水發生鬥毆」、「缺水稻田得到充分灌溉年年豐收」、「沿河稻田房屋遭受洪水淹沒」、「沿河低地既無水災且增新生土地」、「農村缺乏水電景象」、「農村繁榮後家家光明人人飽足」。 2.石門水庫,為臺灣第一座多功能水庫,其集水區面積為763.4平方公里,總容量達3億912萬立方公尺,位於桃園與新竹之間的大漢溪流域,其供應新北、桃園與新竹地區之農業與民生用水,民國43年(1954)設立石門水庫設計委員會,在美援及公營收入之支援下,於民國45年(1956)7月開始施工,至民國53年(1964)6月全部完工。其功能儲蓄水、灌溉外,尚有發電、防洪、公共給水、觀光等,近年來淤積嚴重則為隱憂。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