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本勸業銀行發行戰時貯蓄債券094767號

1.本物件是日本勸業銀行所發行的戰時貯蓄債券,債券4個角落有印「戰貯4」。債券以植物和國家軍備作為外框裝飾圖案,右側外框上方有「貯蓄」2字、日軍947艦上魚雷機、中間是海軍專用軍旗太陽旗、下方是長門號列艦;左側外框上方有「債券」2字、日本zero A6M戰鬥機、中間是日本國旗、下方是日本97式坦克。框內由上往下依序印有:「割增金附」、「戰時貯蓄債券」、「第四回 37ノ組」、編號「094767」、面額「金七圓五拾錢」、「割引賣出價格金五圓」,下方文字則註記此債券依臨時資金調整法規定發行,所賣出的收入金由大藏省預金部運用,此債券以5圓賣出,償還時支付7圓50錢予購買者。債券右側蓋有紅色富士山、櫻花及「大東亞戰爭」文字的圓戳章;債券左側的發行日期、機構名稱之下蓋有紅色總裁圓印鑑。債券背面內容說明此債券發行總金額、張數,發行面額有30圓、15圓、7圓50錢券3種,以及未來割增金的獎金項目、抽籤、支付方式等。 2. 1937年日本政府為因應龐大國防建設和戰時費用,施行「臨時資金調整法」,當年發行第一回「貯蓄債券」。1938年臺灣總督府勒令設立「愛國貯金組合」,強力推銷「貯蓄債券」;1940年增加發行第一回「報國公債」;大東亞戰爭爆發後,為籌措大筆軍費,1942年發售「戰時貯蓄債券」。戰時債券滿天飛,還有如「國庫債券」、「報國債券」、「奉公債券」……等,其中多數債券附有「割增金」,是附帶可以抽籤兌獎的債券。日本政府和銀行業者鼓勵民眾踴躍購買,說明當時政府極力向民間籌集資金的情形。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2~1942, 年代描述: 昭和17年8月日本勸業銀行發行的戰時貯蓄債券。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