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拼板輪牛車

1. 本物件為拼板輪牛車。全車一共有8個部件,分別是含有部分鐵製配件的車體,車體以載重臺為主,提供貨物承載。2個用木板拼接而成的板輪,無輪輻,中間有方形孔洞方便使用車軸。1支輪軸,用以連接兩個板輪。2個輪卡榫,藉以連接板輪木板。3支長100多公分的木棍,應是直立於載貨臺四周,防止貨物掉落。本物件之車體依其形制推測可能為日治時期才出現,而板輪形制是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常用的樣式,無法推測其確切製造時間。 2. 清代至日治初期,臺灣牛車多為木製的板輪牛車,1908年臺灣總督府實施〈荷車取締規則〉,其荷車所指為牛車、馬車、人力拉車等載貨用車,該法規範牛車的車體形制。此後,鐵皮輪牛車逐漸成為日治時期臺灣西部的主流樣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同時期臺灣東部仍有許多板輪牛車持續被使用。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