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笠模

跟斗笠模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斗笠模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1.本物件為木製斗笠模型,包含圓錐狀帽頂、圓盤形帽簷兩部分組成。斗笠模主要是作斗笠的笠胎或骨架之用,使骨架在木模上編成,大小都一樣。斗笠製作者先用手將竹篾(竹子剖成的長條薄片)編成笠頭後,再將笠頭套在斗笠模上,在斗笠模上編成笠胎。笠胎完成後,便進行「吸笠」的步驟,也就是將桂竹葉一片片覆蓋在笠胎上,覆蓋完後用線將葉片牢牢縫合,稱為「牽笠線」,牽完笠線,一頂遮風擋雨的斗笠便完成了。 2.臺灣竹產業至清朝光緒初年,已有竹材、竹器店的聚集成市。日治時期,除了引進竹編技巧與塗裝技術,也改變竹製品的生產方法與銷售模式,從少量或訂製的內銷變成量產外銷。戰後,臺灣農業恢復迅速,各種農具體需求量增加,帶動竹產業的發展與成長。1986年後,隨著經濟發展,竹製品被取代,竹產業逐漸衰退。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