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灶囪櫃木模

本文物為製作傳統磚製大灶構件囪櫃的木模。木模包括外模與內模兩部分。外模包括側邊與底面,外層木板間以榫接方式結合,內層則以鐵釘與外層木板結合,底面開兩凹榫,以固定內模,使材料灌注時內模不致移位。內模包括兩個圓木塊,為成品底座下方的凹入部分。 本件木模所製作出的囪櫃為四角形,四角有圓弧切角。中為圓孔,用來放置煙囪管。圓孔外作一圈凹槽,使用時有凹槽面朝上,便於煙囪管嘴接合,凹槽外作四個方形凹槽,用以插入固定用的竹片。囪櫃黏連於灶面上,下方的磚開圓孔與灶內相通。 磚灶在1930年代中期後開始出現於民家廚房,戰後開始普及,到1960年代磚灶為多數民家廚房使用的灶,後隨液態瓦斯桶的普及而使燒柴的磚灶逐漸消失。 舊系統記錄高雄,可能為取得來源地。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5~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高雄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