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埆磚木模

本件文物為製作土埆磚的木模具,模具以四片木板圍出四邊直角,上下則空透。四片木板間以卡榫固定,可能是在釘子普及之前所製作的模具,但因製作技術不高,亦不能排除為晚期匠師所作。土埆磚的側面及底面的切面平整,上面較粗糙不平,即因木模作側面四邊,底面則放置於平面上。臺灣的土埆磚製作技術自清代至今未變,因技術門檻低,不需職業匠師,一般工人即可完成,傳統社會常以換工型態製作。 土埆磚尺寸因各建築製作時所採用的模具大小不一而差異甚大,通常約為1尺2寸x8寸x3~4寸之間,本件模具所製出的土埆磚即為通常尺寸。土埆磚製作方式係取用建築附近田土,加入稻草或稻穀踩踏攪拌成熟土後,放入地上的長方形無底木模中,上面以名為斗介的竹篦平切,刮除多餘熟土。再將木模移除,待日曬乾燥即成。木模內側的黑色是稻草灰痕跡,稻草灰作為熟土與木模的隔離材,以利脫模。 舊系統記錄屏東,可能為取得來源地。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屏東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