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康熙30年黃錫福「蘭臺首選」匾

1.本件為康熙30年黃錫福「蘭臺首選」木製匾額,上款「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李炳、中憲大夫知汀州府事加一級鄢翼明、文林郎知上杭縣事朱陶 仝為」,中間為四大字匾詞「蘭臺首選」,下款為「貢監生黃錫福立 康熙三十年季秋月吉旦」。依其紀年可知此匾是康熙30年(1691)所立。上款「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李炳」,係正白旗滿洲人,康熙29年(1690)就任福建布政使。「中憲大夫知汀州府事加一級鄢翼明」是漢軍鑲白旗出身,康熙20年(1681)任福建汀州府知府。「文林郎知上杭縣事朱陶」為揚州舉人,康熙29年任上杭縣知縣。立匾人貢監生黃錫福立即為清代的國子監生,由各級地方學校選出之生員或秀才送進北京國子監,成為貢生。 2.匾文「蘭臺首選」之蘭臺是指中國古代宮廷典藏檔案書籍之處,故蘭臺首選即有在讀書人之中出類拔萃之意。 3.此匾主體係由4塊長形木頭拼接而成,背面有兩條垂直木條固定,原本左右兩應釘有邊框,下方另有兩個被釘子固定的金屬片。 4.自明代以來,科舉成功的讀書人多會在家宅宗祠等處建立旗杆、懸掛匾額,用以彰顯功名的榮耀。至清代地方政府更編有旗匾銀,作為登科的士人之獎金,多用在建立旗杆或雕刻匾額,因此臺灣各處亦留有科舉旗杆與匾額之古物。科舉匾額之匾詞一般會刻有進士、秀才等名稱,亦有用其他讚美的詞句,科舉匾額的上款一般是為匾者,通常為主持該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會書名官銜,因清代科舉文化中,士人會將該科考試的主考官認為恩師。下款為立匾人,則是該匾額的表彰對象。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691~1691, 年代描述: 康熙三十年季秋月吉旦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中國福建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