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大學雜誌社於1985年5月出版的《雷聲》周刊第59號,內容計有〈第二波接班人馬-「誰是蔣經國的接班人?」續篇〉(徐策)、〈李登輝:會不會是「嚴家淦第二」?〉(徐策)、〈郝柏村:可不可能是「台灣的全斗煥」?〉(徐策)、〈徐立德:積極培養中的下屆行政院長〉(徐策)、〈陳守山:台籍軍人的權力先驅〉(徐策)、〈關中:最具淺力的第三代接班人〉(徐策)、〈蔣經國的接班人是誰?〉(西倉一喜原著、王凡譯)、〈建立制度是長治久安之道!-從接班人問題談起〉(雷渝齊)、〈誰才是「台獨」?-陳水扁痛責美洲中國時報〉(本報美西特派員 吳子浩)、〈俞國華人馬暗鬥李煥-從孫震接任台大校長談起〉( 公孫龍)、〈中國何不採行聯邦制?-對中國歷史與前途的幾點體察〉(高準)、〈盛竹如應徵自立晚報記者〉(李進)、〈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是大地主嗎?〉(老農)等。 此件為《雷聲》雜誌,主要創辦人為雷渝齊。《雷聲》創辦人雷渝齊為政治人物,出生於重慶,後加入國民黨。在1980年當選立法委員,但試圖在1983年再次參選時因未受國民黨提名而退黨參選,在1984年創辦《雷聲》雜誌並投身黨外運動,且以老兵權益為主題,後在1987年創辦「大公黨」,並自詡為「國民兩黨外的第三勢力」。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