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縱橫雜誌社出版《縱橫》月刊第6卷第1期總號31號

  此為縱橫雜誌社1983年10月出版的《縱橫》月刊第6卷第1期總號31號,內容計有〈辜顯榮與台灣同胞的血和淚〉(若愚)、〈1983選戰總回顧〉(彥勳)、〈民主輓歌康寧祥?〉(夏平)、〈從立委選舉結束看黨內外消長〉(賴慶喜)、〈一九八三年黨外文宣戰曲〉(陳世澤)、〈雷渝齊單刀苦戰關中〉(遏必隆)、〈施性忠的〝罪〞與罰〉(樵隱)、〈國民黨政權出路在哪裡?〉(江上風)、〈兩列脫軌的火車頭-比較金日成與毛澤東的政治思想〉(陌上桑)、〈社會主義與單稅法-廖仲愷在廣東〉(陳福霖)、〈「芝大中國文學座談」記實-大陸、台灣、香港作家談創作〉(蘇濟維)等。   此件為縱橫雜誌社出版的《縱橫》雜誌,最早於1981年由鄭臨安創刊,由宋文誠主編,為1980年代的黨外雜誌之一。《縱橫》試圖連接黨內與黨外勢力,讓國民黨能正視黨外勢力,產生兩黨競爭的利民主改革。另外在統獨立場上,《縱橫》雜誌則反對臺灣獨立,偏向統一立場。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