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生代雜誌社出版《新生代》雜誌第5號

  此為新生代雜誌社1982年9月出版的《新生代》雜誌第5號,內容計有〈評國內四大報〉、〈中國時報與余紀忠〉(葛酉生)、〈聯合報與王惕吾〉(牧人)、〈自立晚報今昔-「無黨無派」報紙的滄桑史〉(文娟弘)、〈李雅樵以後的自立晚報〉(趙山青)、〈中央日報的「黨中央」心態〉(魏晉辰)、〈輔園筆耕憶當年〉(茶陵)、〈聽黃天中細說從頭〉(沈寶庭)、〈中國式的轎子是圓的還是方的?-有感於「中國式民主」〉(馬高砂)、〈論「美國式民主」與「中國式民主」〉(曾祥鐸)、〈我國大眾傳播媒介自主性有多少?-兼論林洋港的「民主」〉(曾心儀)、〈深耕的「幽闇」意識〉(錢大宗)、〈給無黨籍朋友們的一些諍言-請以開放、明朗、和諧的態度從事民主建設〉(唐建國)等。   《新生代》月刊創刊於1982年4月,總編輯為汪立峽。在當時黨外雜誌的光譜中,《新生代》屬於較為保守穩健的一端,其政論立場傾向於體制內改革,提倡不分黨內外的民主運動。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 POINT (121.53189 25.03343)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