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鐘鼓鑼雜誌社出版《鐘鼓鑼》第1卷第9期總號第9號

  此為鐘鼓鑼雜誌社1983年9月出版的《鐘鼓鑼》雜誌第1卷第9期總號第9號,內容計有〈人權在台灣〉(許瑞峯)、〈台北的身份危機〉(葛樂士著;常念台譯)、〈國民黨宮廷秘史〉(姜少公)、〈雷渝齊會背水一戰嗎?-一個觀察與期待〉(司馬進坤)、〈新大陸中文報業的大混戰〉(姜孟彬)、〈民意代表與特權階級〉(吳國楚)、〈飛機外交〉(小場記)、〈黃爾璇與校園安定小組〉(土直公)、〈黨外的窄門〉(林明義)、〈國民黨台北市提名分析〉(文亦正)、〈一票三百元〉(馬嘯)等。   此物件為《鐘鼓鑼》雜誌,此雜誌的前身為《鐘鼓樓》雜誌,且在1980年「美麗島大審」後不久,就接著創刊,創刊號可謂是美麗島事件專號,然而立刻遭到查禁,於是創刊人黃天福(為黃信介之弟),於1983年1月創辦《鐘鼓鑼》,並自詡做為黨外力量的先鋒,並投身爭取民主政治的「戰場」之中,此雜誌為1980年代崛起的黨外雜誌之一,重要的創辦人黃天福以及陳水扁。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