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縱橫雜誌社出版《縱橫》週刊第52號總號99號

  此為縱橫雜誌社1986年5月31日出版的《縱橫》週刊第52號總號99號,內容計有〈 中國飛機的「荒唐史」-歷數「民國貴人」如何搞飛機?〉(余人龍)、〈康寧祥挾「首都」以令「黨外」!-透視「首都公政會」的赫赫之威〉(齊明思)、〈該是黨外「組織化」的時候了!-未來政情的「可察」與「難測」〉(王在民)、〈外國走大門,我們擠窄門-台灣與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比較〉(鷺江)、〈不見「喇嘛」不見廟!-探索蒙藏委員會的人謀不臧〉(柳寄塵)、〈百萬「破案獎金」失蹤了?-蔡世仁為此卯上警察局長孔祥華〉(孔無理)、〈搶嫌「起解」的秘密!-究竟誰該引咎辭職〉(董狐)、〈連雲-江蘇的交通咽喉〉(凌雨聲)、〈雷根控告「華盛頓郵報」?-美國也有「新聞不自由」的悲哀!〉(王琛)、〈許信良為何帶「黨」入境?-許信良在美國「窮困潦倒」的孤注一擲〉(許民安)、〈中共、蘇聯、北韓的東北貿易 〉(陳冀渝)等。   此件為縱橫雜誌社出版的《縱橫》雜誌,最早於1981年由鄭臨安創刊,由宋文誠主編,為1980年代的黨外雜誌之一。《縱橫》試圖連接黨內與黨外勢力,讓國民黨能正視黨外勢力,產生兩黨競爭的利民主改革。另外在統獨立場上,《縱橫》雜誌則反對臺灣獨立,偏向統一立場。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