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先鋒時代》週刊第5期98號

  此為自由時代雜誌社1985年12月9日出版的《先鋒時代》週刊第5期總號98號,內容計有〈做工的喝風,作案的輕鬆──新玻員工示威記實〉(葉向芝)、〈黑道大反撲?──掃黑行動越掃越黑〉(莊守義)、〈顧正秋、蔣經國、任顯群的三角習題〉、〈阿扁要抓真兇──吳淑珍「車禍」案開庭記〉(徐曼青)、〈汪敬煦為什麼下台?〉(江楓)、〈宋楚瑜的笑料〉(賀薇)、〈明年立委選擧,黨外誰人出頭?〉、〈自決與台灣前途──戰後國際社會對台灣自決的態度與做法〉(林濁水)、〈再見,艾奎諾!──馬可仕擺平「艾奎諾案」的高招〉等。   此物件為鄭南榕所創辦的《自由時代》系列雜誌之一。由於意識到出版審查之嚴峻,鄭南榕在刊物創辦之初便註冊了為數眾多的「時代」系列標題,以免後續因遭查禁而無法準時出刊,另《自由時代》為保護相關供稿者,鄭南榕主動承擔《自由時代》一切文責,且不在雜誌目錄頁著錄個別作者姓名。《自由時代》標榜著「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致力於追蹤黨國內幕、打破禁忌話題,也籌劃街頭社會運動――如「五一九綠色行動」。《自由時代》訴求黨外組黨,在民主進步黨成立後則主張群眾路線,對於較保守的公職路線則加以批判。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