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民主時代》週刊第2期

跟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民主時代》週刊第2期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民主時代》週刊第2期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民主時代》週刊第2期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民主時代》週刊第2期有關的相片,第3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民主時代》週刊第2期

  此為自由時代雜誌社1984年6月25日出版的《民主時代》週刊第2期,內容計有〈蔣經國、蔣緯國兄弟鬩牆?──從蔣緯國調聯訓部主任談起〉(張彪)、〈留洋派大獲全勝──談國民黨最近的人事異動〉(李秋山)、〈小內閣,大拼盤!──邱創煥亂點鴛鴦〉(呂明)、〈強風特報:一級漲風襲捲台灣〉(汪兆同)、〈阿里巴巴也喚不回──石門芝麻酒店即將關門〉(陸明靜)、〈新竹市選情揭曉──改變歷史的一刻〉(游清清)、〈施性忠三振國民黨〉(江水涵)、〈揠苗助長,保送出國──奧運「觀光團」浩蕩成行〉(朱自河)、〈不準不要錢!──孟絕子業餘相命〉(孟絕子)、〈我們夠資格當開發國家嗎?〉(曉林)、〈李煥教育改革出豪語〉(武嶺)、〈裁員手記──明日的天空〉(李文東)等。   此物件為鄭南榕所創辦的《自由時代》系列雜誌之一。由於意識到出版審查之嚴峻,鄭南榕在刊物創辦之初便註冊了為數眾多的「時代」系列標題,以免後續因遭查禁而無法準時出刊,另《自由時代》為保護相關供稿者,鄭南榕主動承擔《自由時代》一切文責,且不在雜誌目錄頁著錄個別作者姓名。《自由時代》標榜著「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致力於追蹤黨國內幕、打破禁忌話題,也籌劃街頭社會運動――如「五一九綠色行動」。《自由時代》訴求黨外組黨,在民主進步黨成立後則主張群眾路線,對於較保守的公職路線則加以批判。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4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