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農藝化學部〈五萬分一北門郡管內土性圖〉

〈北門郡管內土性圖〉,比例尺五萬分一,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農藝化學部製作,繪製時間約為1920-30年代。 日本時代除了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繪製10萬分一「土性圖」(土壤圖,仿地形圖圖幅拼接)外,各州立農事試驗場也繪製土壤圖,臺南州即以郡為單位,測繪五萬分一土性圖。本幅測繪範圍為北門郡,內容以土壤分類區隔為礫土、砂土、壤質砂土、砂質壤土、壤土、埴質壤土、壤埴質土、埴土等,彩色套色區隔。以地形圖為底圖,無經緯度,地圖方向指北。北門郡多為砂質壤土和埴質壤土,也有部分埴土,海岸線附近砂土分布廣泛,此處因受到海水入侵,土地低濕富含鹽分,為亞爾加利土壤的分布地帶(鹽分地帶),不適合農耕,多是養魚池的利用。經由土壤調查之後,進行土地改良以逐漸耕地化,嘉南大圳灌溉區內土地生產力迅速提升,米作成為主要的農產,甘蔗次之;另外在七股一帶臺灣製鹽株式會社於1935年開設鹽田,進行鹽分地的土地利用。 (莊竣雅撰寫)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20~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