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男孩遊戲》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男孩遊戲》,描繪男孩子玩著打陀螺等遊戲的情景。無畫作題跋及落款。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陀螺,是一項歷史相當悠久的童玩,早在宋朝時,就已經有一種名叫「千千」的玩具,這是長約一寸的針形物體,用手指抓著並放在盤內旋轉,比賽看誰能轉得久,和現代的陀螺原理頗為相近。 陀螺的種類和玩法相當多元,最簡單的便是用幾塊圓紙板相黏而成,圓心處插入竹筷或竹籤,就可以放在地上旋轉。最常見的便是用木頭刻成,選材時需要質地較為堅硬的木材,例如蕃石榴、龍眼樹的樹幹。以前因為機械並不發達,要玩陀螺得自己動手做,刻的時候除了形狀之外,還要考量到平衡感與重心等問題,這樣做出來的陀螺才有實力與他人一分高下。另外,還有竹製的陀螺,先找一段竹管,在中間鑽洞放進竹棒做為轉軸,便大功告成了!由於竹管是空心的,所以若再上面鑽一個洞,當竹製陀螺旋轉之際,還會嗡嗡作響,相當有趣。 陀螺的玩法有很多,彼此硬碰硬的競賽方式則較受孩童歡迎,一種是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誰的陀螺最先不支倒地,那就是「死陀螺」。有時候贏的人還可以高舉自己的陀螺,對準躺在地上的陀螺砸下去。一種則是擲準,大家在地上劃定範圍,看誰能將陀螺打進去;除了準度之外,你的陀螺也要能持久耐撞,才有辦法獲得最後勝利。 除了陀螺之外,有的男孩子會玩泥巴,正如畫中左上角般,遊戲方法是由一個人先將一團泥巴丟至桌上,如果泥巴中間有洞,下一個則要用手中的泥巴來補洞,看誰能補洞成功。另外,玩氣球也是一種樂趣,畫中右上角的小男生,便使勁吹著氣球,一旁的同伴連忙掩耳,深怕氣球破掉;等到氣球吹飽之後,在吹口出綁上一根木管然後放開,氣球便會發出聲響、到處亂竄,十分有趣。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