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洋麻骨的用途》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洋麻骨的用途》。畫作題跋為「洋麻骨的用途,小水車,浮動,玩具,小执舟,屎把,火種,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洋麻骨,便是黃麻或洋麻的莖幹,這類麻科植物的莖幹較粗硬,可以用在生活或是娛樂,用途相當廣泛。 當洋麻骨曬乾之後,便是小孩子製造童玩的好材料,可以將數根洋麻骨串在一起,加上一片紙帆或布帆,變成為一艘小船。由洋麻骨質地較輕,所以便能浮在水面上,如此一來,船隻便能順著水流而下,相當趣味!另外,洋麻骨也能製成水車,利用水的流力來轉動。而有的加上繩子,做成類似螺旋槳般可轉動的玩具,只要用手往下壓,下面的葉片便會轉動。由於它質地輕的緣故,許多孩童也將洋麻骨當成釣魚用的浮標,只要看見浮在水面上的洋麻骨有所動靜,大概就是有魚上鉤了! 洋麻骨除了當作是玩具外,大人們將洋麻骨切斷,並對半劈開,這短短一片的東西,在沒有衛生紙的年代,便是拿來「刮」屁股的好材料,用完即可丟棄。另外,洋麻骨曬乾後相當易燃,所以可以拿來當成煙斗的火種,或是家中生火的好東西。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