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扒龍船競渡》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扒龍船競渡》,描繪端午節時舉行划龍舟比賽的情景。畫作題跋為「扒龍船「競渡」,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扒龍船,便是划龍舟,是傳統節慶中最具競爭性質的活動,也是相當受到民眾歡迎的習俗。在臺灣,端午節賽龍舟至今是大事一件,馬虎不得。從農曆五月一日起,便在道士的引領下,燒香點燭,划著龍船、打著龍船鼓,至水邊「請水神」,再決定爐主、頭家。隔日,召開「龍船會」,商討相關事宜。 到了端午節當天早上,參與競賽的選手必須先祭拜龍船,將香火插在船上,希望旗開得勝。然後扛起龍船,準備下水競賽,沿途民眾也會燒香禮拜。當對手的龍船來時,我方則敲鑼打鼓,以示歡迎,這便是「接龍船」。 龍船的競賽多以無波的河道為主,一次有兩艘同場競技,龍船有大小之分,船首為龍頭造型,上面插著名為「龍舌旗」的紅色三角旗,或叫「龍目旗」的長方形紅旗,旗上要寫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時無妄」、「八節有慶」等吉祥字句;船尾也有一枝寫有「水仙尊王」的三角旗。一切就緒後,一場龍爭虎鬥於是展開,看誰先拔起終點站的旗幟,便是獲勝。 比賽過後,農曆五月十日,則是「送水神」的日子,之後將龍船修補一番,放回龍船厝,這便是「收龍船」,等待明年端午再戰。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