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半年節》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半年節》,描繪半年節這天,時運欠佳的信眾到廟裡補運的情景。畫作題跋為「半年節,祈福息災,「補運」「代身」脫殼,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農曆六月初一,剛好是一年的一半,所以俗稱為「半年節」。這天,祖籍漳州的在台後代,會以紅麴、糯米做成湯圓,用來祭祀祖先神明,感謝上半年來的庇佑,並祈求下半年的平安,這便是「半年圓」。祭拜之後則全家一起食用,象徵甜蜜與團圓。不過有的人是以農曆六月十五日為半年節。 半年節這天(另一說是農曆六月初六)的清晨會「開天門」,因此人們會在天剛破曉之際,便到寺廟「補運」。雖然平時農曆的出一、十五便能「補運」,但半年節這天最為氣盛,而且愈早去愈好,所以許多寺廟在半年節一早便已香火鼎盛。 補運時,要帶著甜米糕,上面排放著與家中人口數相同的龍眼乾,中間則放著一粒蛋。等到祭祀結束,便剝去蛋與龍眼乾的外殼,表示厄運已經剝去,稱為「脫殼」。然後家人都各吃一個,這樣才能帶來吉祥。整個祭祀結束之後,取一些神爐上的香灰,灑在米糕之上並插上香火後帶回,「補運」才算是完成。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