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浪漫的月節八月十五日》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浪漫的月節八月十五日》,描繪中秋節拜田頭土地公的習俗。畫作題跋為「浪漫的月節八月十五日,農家拜月娘外,亦要拜田頭土地公,供品中有米粉和芋,俗說「吃米粉芋給子孫有頭路」,另外豎一支夾金香,銀紙的竹杖插在田頭,「俗稱」『土地公柺』,癸未年金田畫」。 畫作創作年代為2003年(癸未年)。 3.農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三大傳統節日之一。這天也是太陰娘娘(月神)的誕辰,許多人在入夜之後,會在庭院裡擺上月餅、甜點、瓜果等來祭拜月娘。 另外,中秋節也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誕辰。土地公是與人民最息息相關的神明之一,尤其在以前的農村社會中,土地公更是守護著農地,所以農民們相當重視土地公,會在自家田地前擺上祭品,感謝土地公這一年來的照顧,也冀望日後能繼續庇佑。特別的是,祭品中會有米粉、芋頭,這是取「吃米粉芋,給子孫有頭路」之意。另外,農家也會在田中插置「土地公柺」,在竹子上夾土地公金,感謝土地公的庇佑,也希望能豐收;也有人認為「土地公柺」是土地公的象徵,有鎮壓的意味。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2003~200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