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畜生吱咬哮》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畜生吱咬哮》,描繪農村社會養雞、養鴨、養鵝的情景。畫作題跋為「畜生吱咬哮,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 農村社會的時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雞、養鴨、養鵝,這對當時收入並不穩定的人家,可說是另一種生財之道。養的雞鴨除了長大可賣錢,也可以在年節時當成供品與桌上佳餚,讓大夥打打牙祭。 早年養雞養鴨的方式是在住家旁,圈起一片空地,四周用柵欄或簡易的竹木圍起,以免貓狗入侵、攻擊小雞小鴨等等。當時飼養家禽家畜,並不似今日用現成的飼料為時,而大多是主人吃什麼,就跟著吃剩的,所以雞鴨大多吃一些剩米剩飯菜葉之類的;另外,水田裡常見的鴨舌草,也是常常被拔起來當作鴨子的食物。每到餵食時間,飼主便會推開柵門,用特有的叫聲呼喚四處的雞鴨。通常餵食雞隻是將食物灑在地上,鴨食則放在木盆中。另外,通常小孩子會去挖蚯蚓,撿拾蝸牛、螺類,讓家中的雞鴨能補充一些營養,這樣才能長得健康、長得快,以後才能賣到好價錢。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