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背嬰仔出大廳》

黃金田繪《背嬰仔出大廳》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黃金田繪《背嬰仔出大廳》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背嬰仔出大廳》,描寫臺灣農村社會中嬰兒滿月時「過橋、喊鴟鴞、犒賞、開葷」的習俗,畫作上題跋為「背嬰仔出大廳、過小橋行大埕」,並有畫家「黃金田畫」之落款字樣。 這個主題黃金田在《臺灣古早生活圖繪》一書第97頁亦有類似作品《做滿月》,構圖場景不同。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本圖與館藏號2004.019.0009《呷雞腿避門後》同為描繪「過橋、喊鴟鴞、犒賞、開葷」習俗的前、後場景。 3.嬰兒滿月時,除舉行「滿月」禮外,還會有「過橋、喊鴟鴞、犒賞、開葷」的習俗。通常由姐姐背著剛滿月的男嬰、哥哥背著女嬰,在阿公阿媽的陪伴下走出家門見天日,祈求小孩長大有好的發展且長壽。過程中從祖先廳走出去,一面過小橋與前埕,一面趕鴟鴞(即老鷹),同時口中唸著吉祥話,例如「出大廳,好名聲」、「橋就慢慢過,才會吃百二」、「鴟鴞飛高高,囝仔中狀元」。不過有時怕嬰兒在外受風寒,也會在祖先廳前放塊木板表示過橋即可。此時,鄰近的小孩亦會到場「鬥熱鬧」。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