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剛經註講》與錦盒

1.《金剛經》又譯為《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有能斷煩惱之意,為大乘佛教般若類住要經典之一。譯本有六種:一、北魏•菩提流支(?-535)譯;二、姚秦•鳩摩羅什(334-413)譯;三、陳•真諦(499-569)譯;四、隋•達磨笈多(?-619)譯之《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五、唐•玄奘(602-664)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唐•義淨(635-713)所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流通最廣者為鳩摩羅什譯本,與梵文最能對應者為達磨笈多與玄奘法師譯本。 2.本件為《金剛經註講》,外書夾是絲綢面裝盒,以木片做為封底與封面,書頁上寫金剛經註講,旁邊並有小字寫臺中市初音町 故母超度 李及 洪氏悅印送。內頁則為經文本文,紙質,最後頁寫有「道光辛丑 貽香書屋弟子謹識」、「板藏臺郡統領巷頭松雲軒印坊」等字樣。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中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