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Jean François Galaup Comte de La Pérouse〈1787年探勘中國與韃靼海域圖‧圖1〉

〈1787年探勘中國與韃靼海域圖‧圖1〉(Carte des Découvertes faites en 1787 dans les mers de Chine et de Tartarie, par les Frégates Françaises la Boubole et l'Astrolabe: depuis leur départ de Manille jusqu'à leur arrivée au Kamtschatka, I'ere. fenille),法文地圖,編繪者為Jean François Galaup Comte de La Pérouse (1741- 1788),Bouclet刻繪,Herault編寫,1787年印行於法國巴黎。 繪製範圍為東亞一帶,包含中國、臺灣、朝鮮南部、日本南部、以及菲律賓北部。功能分類接近海圖,主要內容是探險路線、海岸線、港灣、沙洲分布等,陸地內容基本空白,無地形描繪。這張地圖是描繪法國探險家Jean François Galaup Comte de La Pérouse於1786年帶領天文學者、地理學者所從事環太平洋科學探險的成果。他從南美經過南太平洋到澳門,然後再由菲律賓往北航行到堪察加半島。圖上曲折的線條為此次航行的路線紀錄,圖中探測了澎湖西南部的海底淺灘,並且探測了風向。他從馬尼拉出發,抵達澎湖群島,並曾在安平停泊,但他並未上岸。然後再調轉南向,繞過恆春半島,繞行花東海岸通過日韓間的對馬海峽,試圖找出滿洲(Tartarie Chinoise)與庫頁島(Ile de Tchoka Seghalien,薩哈林島)之間的海峽,但並未成功。而折返由北海道(Jesso)與庫頁島之間轉向堪察加半島(Kamtschatka),而在彼得巴甫洛斯基港(St Pierce et St Paul)過冬。後來La Pérouse將這次經歷寫成《The Voyage of La Perouse, round the world in the years 1785-1788》一書。 圖中臺灣標示福爾摩沙(I. Formose),並有西部沿岸的水深測量數據。並標示雞籠(Kilon),與臺灣港(Taywan)。有經緯線,本初子午線為巴黎,地圖上方指北。 本圖是館藏號2003.014.0007的南半部。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7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法國巴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