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孔雀唱片公司出品編號「KCL-3005」喜劇演出錄音專輯《張帝尋妻記:阿珠第二集》

「孔雀唱片公司」出品、南國唱片廠承製,編號「KCL-3005」,《輕鬆幽默歌劇—張帝尋妻記:阿珠第二集》,十吋塑膠唱片,張帝編作、余牛編曲指揮,主唱張帝、韻華合唱。曲目包括〈加多一點點〉、〈採茶歌〉、〈貝比多〉、〈夕陽西沈〉等八首國語歌曲,1968年9月再版。封套正面為張帝與韻華在「張帝尋妻記」的戲劇扮相。 張帝本名張志民(1942-),祖籍中國青島的臺灣歌手兼喜劇演員,曾就讀國防醫學院軍醫,後來為了演藝工作放棄學醫,最初在夜總會當招待,登台演唱西洋歌曲,而後以詼諧逗趣的改編歌曲逐漸受到觀眾注意,他自編自演的「張帝與阿珠」改編歌劇自成單元,特別能炒熱現場氣氛,1967年之後在南部各歌廳成名,而有「急智歌王」的美稱。1969年「龍昇影業」還特別把張帝編唱的張帝與阿珠故事改編成電影『張帝找阿珠』,由歌仔戲小生楊麗花以時裝演出阿珠,與張帝、林松義領銜主演,票房不錯。 這張唱片是電影未上映前即已發行,也是張帝編唱的張帝找阿珠故事原型。內容大致是其貌不揚的張帝經歷辛苦娶到美貌的阿珠作妻,卻因大男人主義作祟,逼得阿珠離家出走,張帝懊悔不已,上天下地尋找懇求,終於讓阿珠回到身邊。其間穿插改編歌詞的歌曲,有輕鬆歌曲也有浪漫情歌,歌曲與演出內容豐富多元,唱片銷路相當不錯,證明張帝的演出票房,也帶動後來電影的製作與上映。 「張帝與阿珠」故事,可說是一位外省子弟演藝人才靈活運用臺灣本土故事素材的成功案例,裡面的歌曲、情節與戲劇元素受到社會大眾普遍地歡迎,從臺灣戲劇史與流行文化發展來看,可說是具有跨越語言、族群藩籬的特殊歷史意義。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68~1968, 年代描述: 民國57年9月再版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