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瓷飯桶

廣口,方唇,口沿平折,斜直腹,平底或凹底。紅土胎,轆轆拉坯成形,器腹上留有拉坯痕跡。最大口徑在口部。器內壁施罩醬釉,推測為儲存用器。民間俗稱為「角缽」、「角硿仔」、「菜缽」,用來裝盛大量食物。折沿寬口下方兩側有穿孔,推測是器物使用者用以繫帶,方便持行。根據胎土與形制,判斷是臺灣製品,待具體窯場待考。沙鹿窯場或大甲東窯可能性高。該器具有多種尺寸,入窯裝燒或販賣時,多成組大小疊套,因其容量而有大角或頭號角、二號角、三號角、四號角和小角等別稱。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50~1960, 年代描述: 戰後初期1950-6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