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演論書後》

1.本件《天演論書後》為李春生以嚴復所譯《天演論》為基礎,保留嚴復的案語以及自己的釋義集結而成。內頁書名前有題「救主降生一千九百零七年」,書名後有「大清光緒三十三年歲丁未 福州美華書局活版」,但接下來的李春生所寫的自序,序後所提日期為明治42年(1909),故應是利用美華書局活版,在1909年印製的再版本,四孔線裝本。 2.李春生,福建廈門人,清道光18年(1838)生。幼時曾進私塾讀書,後因家貧輟學。15歲時隨父加入基督教會。春生自信教後與外籍傳教士多所接觸,習得流利英語,又因經商,為愛利士洋行老闆所器重。太平天國爆發後,廈門告急,由愛利士介紹來臺,擔任淡水寶順洋行買辦,後改任和記洋行總經理,並自營茶葉,勤學英語,閱讀報紙,因此得知外國大勢,遂能把握時機致富。光緒13年(1887)臺灣建省,並於大稻埕新闢市廛,春生與林維源築千秋、建昌二街,洋商多就此以居。光緒16年設蠶桑局,林維源為總辦,春生副之。次年臺北城成,以供授童之,賞戴花翎。春生盱衡時局,每以變法之說季刊各報,晚年尤其專心著述,著有《主津新集》、《主津後集》、《民教冤獄》、《天演論書後》等十多種論述。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09~1909, 年代描述: 明治42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