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棉質圓領大襟女衫

1. 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又稱大祹衫)在世十世紀初期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袖口寬約30-40cm,衣長約至膝蓋,鑲緄緣邊裝飾喜用對比色彩,1905年以後,受到西洋服裝的影響,袖口變窄、身衣輪廓也較直而俐落,1910年以後鑲緄緣飾變窄袖口變得更窄約為7-8寸(18-20cm)。 2. 此件服裝以紅色棉布為表布,內裡為白色棉布,裝飾特點為傳統大襟衫的鑲緄形式(黑色棉布鑲緄特別突出亮眼),領緣、大襟和袖口,都以相同的布料鑲緄緣邊,外緣再加上二道細細的芽邊,無(圓)領,頷下、大襟以及腋下和脇邊共有五對直布扣,都是以金屬鑿花的銅製釦頭作為扣合,整件服裝雖然素色無紋但亮眼而喜氣,在古老年代許多不甚富裕的家庭婦女,在結婚時會製作紅色系服裝作為婚服,不但喜氣且在日後遇到喜慶宴會時亦可以拿出來穿著。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