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石佛

本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石佛,做船型光背浮雕石佛造型,上方為觀世音菩薩造像,左手持蓮花,右手結法印,頭上刻有「十一面」字樣;下方基座上刻有「二十七番、トサ(土佐)、神峯寺」等番號、國名、寺名字樣,為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安置的石佛第27番。據林承緯研究指出,《臺灣日日新報》刊載最初設置地點於臺北的芝山巖。 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是日本佛教傳入臺灣後,第一座在臺灣設置的地方靈場,設置於1925年,移植弘法大師空海修行之道而發展的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四國遍路),以臺北盆地為中心,在圓山、芝山巖、草山、竹仔湖、北投等地的參拜路線上安置88座石佛,作為巡禮參拜的對象。據林承緯田調研究指出,目前殘存的石佛僅剩30座,有的原址保留,有的異地留存。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25~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